秦皇纪 第1章(秦始皇纪)

秦始皇纪

1. 天子登基

公元前221年,秦国封建制度终结,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称帝为“秦始皇”。秦始皇的即位,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落幕,大一统帝制的开端。

秦始皇登基时年仅13岁,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穿紫袍,手执玉扉,面带微笑,威仪不凡。他在位期间,削藩覆土,统一文字,开凿渠道,修建城垣,统一法律,推广货币,实行县制,灭书烧坑,修订历法,统一度量衡,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进行了全面改革,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建立中央制度

秦始皇在位期间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他任命了一批来自各地的官员,分别统管各地事务,结果使政府机构更加地集中化。在行政区划上,他取消了诸侯国这样的地方政权,直接统一国土,设置了大大小小的郡县,全国分成36个郡,580个县,长安为国都。同时他在各地设立了郡守、县令、军卒、民吏和官员,统一行政管理,进行大量土地的收归和再分配。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治理效率。

3. 统一文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推广小篆,禁止使用其他书体,取消了各地方口音和方言,单一使用中原地区的语言文字,使中华民族有了统一的语言文字,统一了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他创立了一套标准的汉字书写规范,使得汉字的书写规范化,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有助于文化统一和文学的发展,为汉字的流传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文化交流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