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原文及注音(扶摇直上,九万里路飞霜)
扶摇直上,九万里路飞霜
第一段:赋诗背景与内容
《蜀道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苦难诗,全诗共四百多字,是李白游蜀时所写。诗中写道从川西走到川北一路充满危险。诗中写道“扶摇直上,九万里路飞霜,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这里,李白借川西川北一路的崎岖不平之路,化尼山为峰,复万古为今,表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使得整个诗篇变得奋发有为、气吞山河。
第二段:《蜀道难》的注音与赏析
《蜀道难》的注音,其中的“扶摇”二字,扶摇意为仙女手持葫芦,乘风飞升的形象,传说中有九个扶摇仙女。李白用扶摇仙女来很好的形容此路之险峻不过。李白借飞鸟、古道、夕阳等景象来表现西蜀山区的险峻。全诗中所使用的修辞格多元,如有的地方用比喻,比如说“古道西风瘦马”。有的地方用对比,比如“盈盈泪,空掷金钗青山上”。
第三段:李白对与《蜀道难》精神的影响
《蜀道难》的精神更多是发扬民族精神、崇尚英雄精神和讴歌生命力量。现代人们,在诵唱李白《蜀道难》之时,会从中体会出这样的内涵。由此,李白和他的《蜀道难》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很多研究李白的书籍和文章中,都有人率先提出了“摇曳山林,金碧辉煌;蜀道难辞重”,“扶摇身轻,志在千里”。可见,《蜀道难》的精神影响已经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