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袁枚原文译文(袁枚《子不语》原文译文)

袁枚《子不语》原文译文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尤为擅长散文。其代表作之一便是《子不语》,这篇散文揭示了人与自然、神明的关系,以及人类精神与价值等问题。下面我们将分析原文并进行翻译。

第一段

“子不语:缘之空,而生帮;缘之有,而生争;缘之老死,而生畏。甚矣,缘之可畏也!”

这段话提出了“缘”的概念,强调了因缘关系的重要性。袁枚认为,人们是在“缘”的作用下才产生互动和联系的。由于缘的存在,人们有了彼此之间的帮助和竞争,也因为缘的不同作用,人们会对老死和未来产生畏惧。缘之可畏,意味着其对人的生命、价值等产生了影响。

子不语袁枚原文译文(袁枚《子不语》原文译文)

第二段

“虫豸出俱生,飞鸟出俱飞,万物自有定约。故凡离缘则不得生矣。诚哉斯言,以解今之疑。”

这段话中袁枚通过介绍自然界万物的定约,来解释“缘”的重要性。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灵都是在一定定规下生存的。如果不依附其应有的定约,就难以维持生命。袁枚把这一思想用到人类社会中,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他认为,离开缘的存在,人们也难以生存。

子不语袁枚原文译文(袁枚《子不语》原文译文)

第三段

“缘矣,缘矣,人力所不能逃也。既已然,则从之以纯。若盈盈一水,不胜万舟之撼,则陷于江湖;若泯泯一燈,不耐眾人之麤,则熄于昏暗。微躯卑宦,曾无与乎闲逸;勿以俊秀为重,惟以忠厚为尊。爱其所爱,行其所行,安其所安,死其所死,缘之至矣!”

子不语袁枚原文译文(袁枚《子不语》原文译文)

这一段则是对前面的理论做出的具体指导。袁枚认为,既然人们无法逃离缘的存在,就应该以纯净的心态来面对。他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守正道、保持忠诚、不放纵自己。对于一生所爱的事情,一生所做的事情,要执着而不受干扰。只有如此,才能维持生命和精神的长久存在。

就是袁枚《子不语》的原文解读和翻译。袁枚通过“缘”的概念,阐述了人类精神与自然、价值的关系,提出了应如何面对缘的存在和维持人类的生命等问题,富有哲理性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