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蚀刻片怎么取下来(金属蚀刻片的取下方法)
金属蚀刻片的取下方法
金属蚀刻片因为其具有高精度、高清晰度等优点,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当需要重新制备时,如何将蚀刻片从样品载玻片上取下来就成为了难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金属蚀刻片的取下方法。
化学取下法
一般情况下,浸泡在化学物质中会导致金属蚀刻片表面的粘附层受到破坏,从而使其脱离载玻片。以硝酸为例,将其溶解于纯水中,可以得到一种化学溶液,将预处理的蚀刻片浸泡在这种溶液中,然后加入互不混合的有机溶剂,放入震动器中,震动一段时间后,蚀刻片会自然脱落。 不过,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危险,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巧,而且会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机械脱离法
机械脱离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取下金属蚀刻片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较薄的薄膜,如金属薄膜,其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刮片或者刮刀沿载玻片边缘从下而上刮下来。 为了避免刮下后造成金属蚀刻片的变形或损坏,操作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刮刀的角度和施力都需要适当。
热脱离法
热脱离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是通过加热来改变载玻片和金属蚀刻片系数膨胀的差异,因而导致两者脱离的方法。首先,把载玻片与蚀刻片放置于一起,用镊子夹住蚀刻片,再用火焰加热载玻片。当载玻片被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时(通常为200与250℃之间),两者的系数膨胀不相同,这将导致载玻片收缩而蚀刻片保持不变,达到取下的效果。这种方法相对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取下后不会对金属蚀刻片造成太大的影响,但需要注意操作时的温度,过高会对蚀刻片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金属蚀刻片的取下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化学取下法虽然危险,但也十分有效;机械脱离法不仅具有可控性,而且还相对简单易操作;热脱离法能够取下金属蚀刻片后对它造成的影响最小,但要注意温度控制。希望本文能够为需要取下金属蚀刻片大家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