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牡丹亭原文(汤显祖《牡丹亭》——于墨清弱水三章)
汤显祖《牡丹亭》——于墨清弱水三章
第一章:怀素梦幻西湖
《牡丹亭》正文开端,作者汤显祖动笔那一刻,天空波涛汹涌,云层飘逸,灵台无物,使人有陶渊明桃花源之梦。顿时,清风拂面,眼前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景致——西湖。所谓“西湖烟水迷朦,杨柳岸边渺莫”,这一番景象无疑是此刻汤显祖心中的真实感受。不同于世俗的繁琐,汤显祖笔下的西湖格调清新,是一种逸乐之境。而他所赋予的怀素以及怀素对于西湖的情感,则又恣意飞扬,神游于这里的一切之中,如梦如幻。
第二章:困秦淮梦花间
第二章中,主角柳永自幼立志文学,然而,才华横溢而又充满激情的他却用尽了一生的精力于逃亡。《牡丹亭》里通过一段长达六年的流亡生活,表现了柳永的“俗世之苦、红尘之困”,他背负着感情与家族的重压,只能依靠文学,压抑自己的感情。于是,一晃数载,柳永的身心已然疲惫不堪。而在这时,“邂逅梦中人,才有那半生余音”。他的梦中情人唐婉,不仅代表了爱情和情感的力量,也是读者内心的一种寄托。当柳永在梦中困于花间,邂逅了唐婉,唐婉是他之前人生中没有活出来的那一位。
第三章:玉墙琼阁一代人
第三章中,唐婉以生命呈现出一份感情和内心的强大。她借“牡丹亭”的悬崖,赋予了“黑暗中的欣喜、内心的挣扎与绝望、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意义”。唐婉的爱情故事以悲剧收场,但她却成为了永恒的文化现象。她和柳永一样,都是那个转折点。柳永把文学视为人生的清流,而唐婉激励他走向人生的转折点,体现了爱情的力量。
汤显祖《牡丹亭》以唐婉的悲剧为,凸显出爱情与生命的无常。但是,同时也借唐婉折射变幻的历史和社会。她是充满生命力的符号,代表了所有的女性——千姿百态而又不可捉摸。《牡丹亭》被历来评价为家有余情,人有余绪,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