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的新年致辞1997至2018(南方周末新年特辑)

南方周末新年特辑

回顾1997至2008年,寻找改变时代的力量

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二十年,回顾南方周末这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样一条重要线索:改变时代的力量。自1997年至2008年,我们见证了一段中国媒体的高速成长史,也见证了一段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更见证了一群有激情、有坚持的年轻人在这个新时代中的奋斗历程。

1997年-2000年

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的南方周末,是一份走在时代前沿的报纸。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新媒体的女儿们们快速占据市场的空间,但南方周末依旧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ipad的造型至今仍然呈现在大家的记忆中,作为一张独立的读报品牌,为南方周末赢得了骄傲的资本。

2001年-2004年

在这个新闻产业高速扩张的时期,南方周末走过了十五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思考,针对千篇一律的同质化新闻,帮助读者筛选知识、进行环球阅读,是一份新闻媒体的核心力量。就像2002年南方周末组织的环球财经论坛,让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陆续来到南方周末求证和分享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份媒体的权威和魅力。

南方周末的新年致辞1997至2018(南方周末新年特辑)

2005年-2008年

知识和阅读不应该局限于阅读版面。因此,在这个时期,南方周末瞄准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推出了多样化的主题周刊,包括“财经”、“艺术与收藏”、“体育”、“年度评选”等。同时,在中国媒体领域里,南方周末不断推进自己的创新。2006年南方周末发起“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2007年南方周末推出\"半月谈\"栏目,让社会公众的关注点更广泛和更深入。

回眸2009-2013,探寻新媒体转型之道

2009年至2013年间,正是中国新闻媒体界转型业务的关键期。现在,让我们重返那段岁月,探寻南方周末转型之路。

南方周末的新年致辞1997至2018(南方周末新年特辑)

2009年-2010年

在这个时期,南方周末发现未来主流媒体的形态必然是融媒体化。因此,南方周末果断进行大改革,投资千万实施了多重门户网站“南方+”战略。当时,希望把会员订户经济和广告业务巧妙地结合在这个平台上,统一用户行为路径,以此提高粘性和收益。

南方周末的新年致辞1997至2018(南方周末新年特辑)

2011年-2013年

在数字媒体化普及的情况下,南方周末开始以“强大而新鲜”的内容为支持,借助数字化的媒介,推进了而家心史、南方派天下等高品质新闻栏目。此时,南方周末的资讯内容,开始变得更加多元,不仅贴近“民生关注”的核心议题,也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南方周末团队发挥自身优势,捕捉风口,探索新模式,用实验而非预设的答案驱动未来。

回归现在,回应新需求,瞄准未来

数十年来,南方周末团队始终奋斗于中国新闻媒体业的最前沿。通过爆款新闻、透彻的分析和高质量的特稿,南方周末成为了更广大受众的信赖。未来,在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南方周末又将用什么样的方式,回应新需求,瞄准未来呢?

2014年-2016年

此时,南方周末已经彻底进入大数据内容创新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南方周末不断发掘数据深度,提升自己的数据运用和分析能力,在“数据新闻”、“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进行新媒体的新探索。2016年南方周末“机器阅读”应用的“新闻矩阵页”获得了多个奖项的肯定,成为国内媒体界的佳话。

2017年-2018年

对于南方周末来说,未来必须要搭建一个更为多元化的信息平台。2017年底,南方周末启动的“南+”新战略,将建立一个全媒体的内容分发体系。这样的新战略推动南方周末在区块链、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不断发掘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媒体优势整合,为现代新闻传媒发展继续助力。

总结

如今,从每周的纸质报刊到每日的数字新闻,从单一平台到全媒体并行,南方周末已经将自己的主动权和策略思维进行了一系列的迭代和升级。更多的人们,也因此看到了南方周末跨越二十年来的巨大差异。例如,南方周末总编辑华声在之前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二十年后,我希望南方周末依旧能够保持耐心和坚持,去挖掘那些现实之中被埋藏的真相和价值”。未来,南方周末一定会更加努力,去实现这个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