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伟岸形容什么(恒山:巍峨高耸,磅礴雄伟)
恒山:巍峨高耸,磅礴雄伟
作为中国五岳之一,恒山始终耸立于中华大地之上,犹如天柱一般撑天高拔。这座山峰不仅仅是一座地理标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这座巍峨高耸、磅礴雄伟的恒山。
首段:峻极山势,巍然屹立
众所周知,恒山的地质构造非常特别,其独特性也让这座山峰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地貌特征和景观表现。为了更好地描述它的美丽,我们可以从“峻极”、“巍然”两个词语开始。
第一,峻极。恒山大约有 30 多座山峰,总体有点像一堆巨大的泥巴堆。但是,这些“泥巴堆”非常高,有许多峰峦几乎是垂直的。比如凤凰岭,这个峰体高达 100 多米,更为惊人的是,这个峰体竟不是缓缓起伏的,它直接呈现出巍峨的“悬崖绝壁”姿态。这种高度巨大而峻峭的气势,让恒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显得异常壮观。
第二,巍然。巍然,是一种非常老套但又苦涩的词汇,用来形容大道无形、山川修长之类的观念比较多,用于山峰则显得有些苍白。但是,当你看到恒山时,你会发现,其巍然之态竟然也是那么自然、那么具有分量感。这里面包含了三个东西:高度、坚韧以及历史。高度是山峰特色,坚韧是山川风貌,历史是文化传承。恒山所展现出的巍然之态也正是这三者之间的融合体现。
次段:万径人踪灭,落碑笔墨红
再来看看恒山的文化底蕴。恒山山峰高大险峻,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山中老人”的居所,这里自然也就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特点可以从“万径人踪灭,落碑笔墨红”两个角度进行描述。
首先是万径人踪灭。恒山迎宾馆到绝顶路上,有一段特别陡峭的山路,俗称“五印寺大峡谷”,在这段峡谷里,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山道都是险路,万径人踪灭。想渡过这座山,非登一日顶不了。” 这只是众多登山游客中的一人所写。而和这一段旅途相配套的,还有满山的碑刻。时间并不重要,但恒山的碑刻,却是一种风景。这些碑刻以及灵芝、松柏、古刹、山神等,都是恒山文化的印记。六朝碑刻种类繁多,有杜甫、白居易、辛弃疾等诗人所书写的碑刻,还有到明清时期的石雕图案、题词,以及各朝各代的刻字文物,记载了自唐朝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成为古人文化传承的产物,凝聚着恒山的文化传统。
其次是落碑笔墨红。这是一种感性的形容,但却很好地勾勒出了恒山文化之美。恒山山势巍峨,文化印记深重,自然就形成了墨香色调。恒山文化碑刻的色调以红色为主,是古时玄武岩表面的黄铁矿水化反应后生成的红色氧化铁,既土气又正式,这种色彩构成了恒山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但它所表达的是深远的思想和历史沧桑,纯朴、端庄而又富有生命的气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恒山铁峭之外的文化内涵。
末段:经久不衰,历史沧桑
最后一个角度,我们从历史的沧桑中来看恒山的长青不衰之美。恒山所展现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于其与众不同的地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是来自于历经千年的传承和积淀。
恒山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炎帝在此驻歇,黄帝斩掉了邪龙,让河山回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恒山也形成了与此相应的信仰和教育系统,建立了一系列吸引人们的名胜景区。尤其是恒山大观园,其集中国园林艺术和旅游胜景为一体,承载着众多文化红色资源,成为中国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还被评为中国文化旅游十大名园之首。历经千年的沉淀,使得恒山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有了更加具有张力的世界意义。
综上所述,恒山是一座巍峨高耸、磅礴雄伟的山峰。其地质构造特别,呈现出峻极巍然之态;文化传承丰富,万径人踪灭,落碑笔墨红;历经千年沧桑,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恒山的存在让我们体会到自然山脉之中所包含的美丽和灵气,莫过于世人传颂而不衰的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