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劝君须慎用特殊句式)
劝君须慎用特殊句式
为表现出自己的文雅之风,不少人在写文章时常常使用各种特殊句式。然而,这些特殊句式虽然能增加文章的华丽程度,但也有可能会造成误解或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因此,我们应当慎重运用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易误导读者
许多特殊句式要求读者对某些词语进行推理或联想,否则就会产生误解。例如,以“虽然他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他比那些 self-proclaimed 的天才更值得尊敬”为例,这句话运用了修辞反复和戏谑的手法,暗示那些自称聪明的人实际上是可笑的。但如果读者不认识 self-proclaimed 这个词,就可能误解其意思,而造成与作者想表达的相反的效果。
此外,一些特殊句式也有可能会激起读者的情感。例如,“你难道不想感知一下这离人愁的滋味吗?”这句话用“离人愁”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如果读者没有遇到过这种感受,或者遇到过但被逼忘,这句话对他们来说也许完全是无从理解的。
特殊句式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长篇大论的特殊句式容易令读者陷入阅读困难。例如,“是以至诚无息所化之境也,得之则无怨,失之则无悔,存之无法律,废之无警钟。”这句话出自《庄子》,完美展示了至诚无息的境界。然而,这种将多个句子嵌套组合的长句子,如果不加分段,会非常难以阅读。即使加了分段,读者也会因为要在不断的推敲修辞中寻找主题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除此之外,特殊句式也容易让读者疑惑不解。例如,“我们总是在等待某个奇迹,而我们却忘了,我们自己也许正是别人的奇迹。”这句话遣词造句精美,寓意深刻。然而,在表达方式上,需要把别人的奇迹与我们自己连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这种需要读者自行推理与理解的表达方式,即使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可能会引起读者的疑惑和误解。
因此,我们在使用特殊句式时,应该考虑到读者的滋味和读者难度。在文章中减少特殊句式的应用,能够使文章更显得清晰明了,并将作者的意思更直观快速地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在阅读时得到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