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用性集群技术(构建高效可靠的集群系统)

构建高效可靠的集群系统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今数据量越来越庞大,每秒钟产生着数以万计的数据,企业对于数据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构建一个高可用的集群系统,就变得至关重要。

集群系统概述

集群系统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性能、可靠性、可伸缩性的计算机集群,通过集群技术来实现服务的高效性和容错性。对于商业应用来说,集群系统的高可用性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在高可用的前提下,才能使企业业务不受到影响。

集群系统技术

为了保证集群系统的高可用性,我们需要在技术上做到以下几点:

高可用性集群技术(构建高效可靠的集群系统)

1.负载均衡

集群系统中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包括:IP负载均衡、应用负载均衡和数据负载均衡。

IP 负载均衡:在网络层对 IP 数据报的目的地址进行修改使其到达正确的目标服务器, 由于客户端不感知任何负载均衡操作,并且进行负载均衡的网络设备对客户端、服务器的 IP 地址、端口等数据都是透明的,所以只需要在服务器上添加网络适配器即可实现。

高可用性集群技术(构建高效可靠的集群系统)

应用负载均衡:通过特定方式将链接请求分散到集群内的不同真实服务器上,由真实服务器来处理客户端数据。该技术的主要实现方式有:DNS轮询、URL重写、Cookie重写、长连接、短连接等。

高可用性集群技术(构建高效可靠的集群系统)

数据负载均衡:通过多个存储节点,实现更高效、更稳定、更高并发的数据存储服务,同时减轻单存储节点或存储系统的压力。

2.高可用性

高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具有在预定时间范围内,对重要的企业业务的持续性能提供的能力。具体实现方法有:负载均衡、冗余和故障转移等。

冗余机制:系统构件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可以采用冗余机制,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容错能力(如硬盘冗余存储、电源冗余、热备份、容错切换等)。

故障转移:是指在系统遇到故障时,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性能和可用性的前提下,将业务自动切换到备用节点上继续处理。

3.数据同步

多个服务器要共享同一份数据,就需要保证数据能够及时同步。数据同步技术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模式。

同步模式:同步复制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同步,需要各节点数据一致性,所以速度会变慢,并且如果主机出现故障,其余各节点数据会受到影响。同步复制的方式开销较大,其优势在于数据一致性好,数据一致性更有保障。

异步模式:异步复制的方式速度较同步快,但是数据的一致性要弱于同步。

总结

通过负载均衡、高可用性和数据同步等多种集群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大规模高并发场景下的高可用性需求。不同应用场景中需要采用针对性不同的技术手段,针对不同排错场景,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容错手段。不同手段的综合应用,才能构建出高可用的集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