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256星星科技退市(星星科技退市 业绩困境和监管考验下的祸福)
星星科技退市: 业绩困境和监管考验下的祸福
业绩困境下的退市
随着2019年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的深入,退市公司数量不断攀升。今年3月初,深交所宣布:2019年首家主动退市企业将是星星科技。据统计,自上市一年半以来,星星科技从股价、净利润、业绩增长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截至2019年1月底,公司股价已经跌至退市警戒线以下。
退市制度对于市场的监管,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监管从通过严格的发行审核过程,逐渐转向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及治理能力的监管。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星星科技的退市举动也不啻于是告诉整个市场,只有通过稳健的经营,妥善的财务数据披露,以及对股价波动有积极的应对措施,才是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监管考验下的祸福
回顾星星科技的上市历程,2016年初,光环新网以6000万元现金收购了星星科技80%的股份,接着完成了背靠创业板成功上市的交易。不过相对而言,一些大公司背书上市,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可能未必解决了业务发展的问题,反而会创造更大的经营压力和监管考验。对于星星科技而言,之所以会受到监管的严重关注,主要源于其前期的传销问题。
早在2017年5月,深交所发布过一份关于星星科技违规的公告,指出其通过虚构业绩发行股份并承诺高额分红,构成虚增业绩、违法募集资金和信息披露违规等多项违法行为。而这种传销的操作,就是通过多层级制、引人上当的分红承诺,不断进行资金募集。
回顾与启示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其资金链安全、财务数据真实性以及经营管理能力是影响其长期发展的重要关键。同时,监管层在新换三代的基础上,也加强了对于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以及风险评估。因此,企业应当始终坚持以股东的权益为核心,按照市场规律,规范合法经营,持续推进治理能力提升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化。
不管是选择计提坏账准备金、采取合理的资金管理方式还是拟定科学的投资计划,都需要有足够的诚信和耐性。通过收刮“外快”、“拍马屁”等方式,涂抹财务数据,没有会计透明度、没有标准内控,只会逐渐蚕食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长远来看,上市公司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在股东、客户和社会各方面都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