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条件(创业板IPO条件概述)
创业板IPO条件概述
创业板的简介
创业板是指创业板市场,也叫做科创板。
2018年6月13日,创业板正式推出,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改革。相比之前的主板市场,创业板的最大特点就是“为创新企业提供更为灵活、市场化的融资与退出机制”。
当创业企业需要用到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渠道时,创业板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IPO也是创业板市场最为鼓励的方式。
创业板IPO基本条件
第一点:企业资质
在创业板IPO之前,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 首先,企业需要取得经营性管理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确保自身合法合规。
2. 其次,企业成立满3年,最近两年有盈利记录,或最近一年有盈利,且利润总额不低于500万元。
3. 利润率也是衡量企业能否IPO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利润率不高,需要有其他充分的证明材料,来说明企业价值体现之处。
第二点:财务数据
企业在IPO申请时,需要提交其最近三年的审计报告、会计报表。这些财务数据是审核委员会审核企业是否符合IPO标准的重要依据。
部分财务指标包括:净利润、毛利率、EBITDA等。
第三点:股份结构和股权情况
企业在IPO申请前,需要对其股份结构进行调整。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步骤:
1. 设置同股不同权制度。 这种股权结构能够帮助创业企业保持创始人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2. 后期融资要注意保留股份。 创业企业IPO之后,很可能出现融资需要的情况。此时,还需要慎重考虑股份结构问题。
创业板IPO手续与流程
创业板IPO,与普通股票IPO有些许不同。其审核、清算、转让等流程也有所调整。
第一点:审核流程
创业板的审核委员会,是负责审核企业IPO申请的专家团队。相比于主板,创业板的审核委员会要求审核标准更为严格,审查过程中也会带有风险投资人、风投机构的意见。
第二点:清算机制
创业板交易的股票,具有主板市场不同的交易规则。首先,在创业板上市的创新企业普遍股票面临初始阶段的融资难,股权流动性较差。 其次,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券停牌后,再次上市的恢复机制相对于主板要简单。
第三点:转让机制
投资者在创业板市场进行的投资行为,是建立在公开市场交易机制上的。其中需要注意的,就是优先股分红、公司控制权等问题。
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后,创业企业就可报材料提交给证监会。证监会将对企业IPO进行一系列调查,并将审核结果打回企业。如果审核通过,企业将进入公开认购环节,最终取得上市的机会。
既然回过头来想一想,最初的创业板,正是给众多创业企业提供了平台。现在,我们有的创业板市场已然成熟,带动了许多创新企业的快速发展。
在此,深入了解创业板IPO的条件与流程,可以帮助有意向上市的创新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增加成功上市的几率。